感谢关注
《清静经》修真要旨
找初心
生命·命运·健康-共同体
修身养性,守己安分。
学思践悟,快乐人生!
士以弘道
知己 18088272963 常明
与您同行
开脉轮 调百病
乐明空 慧心净
揭秘道家《清静经》:无为秘法,修真要旨
《西游记》中唐僧西天取经,上路不久遇到一位鸟巢禅师,传授给他一部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教他时时诵念,可保平安。此部《心经》仅有二百多字,却由浅入深地概括了《大品般若》的义理精要,言简而义丰,词寡而旨深。而道教也有一部经,全文五百九十一字,同样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,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,可谓能与《心经》相比拟的道家经典。
《清静经》全称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,作者不详。文中声称,老君西游白龟台之时,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,西王母皆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,后来由三国时期的葛玄书而录之。但从内容来看,成书不晚于晋魏,因为其中渗透杂揉了佛教的重要思想,应当是道家吸收佛理融会贯通之作。
《清静经》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。《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》把《清静经》放在众经之首,作为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。《清静经》以发挥“清静”两字为主,不讲有为的修养方法,而是教人从心地下手,以“清静”法门去澄心遣欲,参悟大道。
下面是前三章的文字和翻译。原文中的“天动地静”、“男清女浊”之说,本人以为,应是古人想当然的推断附会,没有科学依据,在文中亦逻辑不通,但不影响其整体意义。
老君曰:天道无形,生育天地。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,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。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
老子说:大道本来无有形象,但是能够生育天地;本来无有情感,可是能够运转日月的周流。本来无有名称可以标记,但是能够生发消长,养成天地间的万物。如此玄妙,我不知它的名字是什么,勉强命名为“道”。
夫道者。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。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
世界本是混沌一片,然后太极分两仪,清气上扬为天,浊气凝聚为地。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,男秉乾道而成,为清为动,女秉坤道而成,为静为浊,但都有着共同的本源。大道无微不至,无所不含,陰陽相感,变化纷繁,自然生出天地间的万物来。这玄妙无边的大道,包含着清浊动静,可是细心追究,万物由一气演化,气聚为浊,气散无物,因此天是地的本源。万事万物都处在无休无止的运动之中,但这是就现象而言的,我们在安静专一的状态,能够体验到万物并作的自然变化,可见道之本体是清静的。人若是能够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,就可以感应到宇宙万物,天地于身心汇集为一体。。
清者浊之源。静者动之基。人能常清静。天地悉皆归。
这玄妙无边的大道,包含着清浊动静,可是细心追究,万物由一气演化,气聚为浊,气散无物,因此天是地的本源。万事万物都处在无休无止的运动之中,但这是就现象而言的,我们在安静专一的状态,感受体验到万物并作的自然变化,可见道之本体是清静的。人若是能够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,就可以感应到宇宙万物,天地于身心汇集为一体。
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。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
人天生的元神,本来是纯洁无染,虚空无碍的。因为受到人心的扰乱,便将灵明的元神给蒙蔽了。人降生后的初心,无嗜无欲,也是很安静的。因长大起来知识渐开,薰陶渐染,受到俗情物欲的牵动引诱,有了执著之念,便将人心驱使的如失缰之劣马了。
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。澄其心,而神自清,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
如果能够将所有的私欲杂想格除了去,人心自能平静不妄动了。心不妄动,再加上澄清妄念的功夫,元神能洒洒陀陀,虚空寂静,一点挂碍也没有了。不用去造作勉强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所带来的贪、嗔、痴,也就消灭的无踪了。
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。
之所以做不到的原因,是由于心中的杂念还没有澄清,贪欲没有除尽的缘故啊。
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。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。三者既无,唯见于空。
能够遣除物欲的人,回光返照,内观自心,本来无可捉摸,找不到一个可抓住的实体。外观其形,人的形体只是因缘和合的暂时现象,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。远观其天下的物,所有的物体同样是气之变幻,不可能永久存留。心,形,物既然都没有了,唯能现出来的,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。明了身心幻境,万物无常,心、形、物都是假相,唯有一性圆明,超然物外,不为浮欲所扰,不被声色所迷,朗然天真,妙意得存。这样玄之又玄的性理,真是不能一言而尽其义呢。
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。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。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
湛然,形容极清幽的意思。寂,安然清静的意思。如果若是能空到极点,无所再空了,所余者是一个“无”字,然而到此地步,连这“无”字都不应存在。因为有所在,即不为真空,如何能生妙有呢?既然“无”的名字、“无”的功夫都没有了,方算入于清幽常久的安静。但是寂静到了极点,亦不知道其所寂了。此时的心性,已然离开尘俗的境界,私欲杂念不能再生,这才是真实的清静。
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。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
在清静的状态下,能够顺其自然的应对事物,而不是在妄念妄想中远离真常之道。这样活在真实不虚的境界,率性而行,就符合了人的本性。即便是应于万事,亦是事来则应,事去则静,就可以一直这样的清静自适,寂然安乐。
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。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既然是达到如此的清静,就可以渐次的步入真道了。既然得入真道的门径,便可以说是得着真道了。虽如此说,确也毫无所得。只是为了化度众生,才叫做得道。能悟透了这个道理的人,才可以传布圣人的心法呢。
太上老君曰,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。执着之者,不明道德。
老子说:上等的贤人,因他深明大义的,故没有什么争贪。下等的愚人,因执着己见,不察情理,总是好起争贪。上等有德的人,有了有功于世,有恩于人的事,还不以为是德。下等无德的人,有心积德,作一点有德的事,便要自持有德了;执著于德行的人,实际上他不明白道德的真义啊。
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。
凡是善男信女,皆有得道的机缘。然而众生仍是认假不认直真。推其原因,唯有妄心所致。妄念一动,道心即远。妄心,即虚妄不实的计著,也是妄分别之心。
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。既惊其神,即着万物。既着万物,即生贪求。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。
一有了贪妄之心,就要惊动内在的精神。精神被惊,心意外弛,便要耽着于外物了。既然接触了万物,就要生出不想放弃,而要索取的心。人寄红尘,总是纷纷扰扰,朝夕营求,不得歇心。妄心一动,神随意迁,追逐万物,恋恋不舍,甚至废寝忘食,自甘其愿。但是天下的事,那能尽如所愿呢?如果求之不得,立刻就是无穷的烦恼。《道德经》云:“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”。佛云:“寂然不动”。都是让人不动心的意思。
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便遭浊辱。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对于万事万物,如有求不得的时候,便会生出烦闷恼怒的事情来,由烦闷恼怒中,便要想入非非,妄念一动,身心添了无穷忧愁和苦恼,便要遭受到许多的污浊耻辱。惹得飘泊下流,转变生死,永久沉沦在无边的苦恼境遇中,迷失了真常不朽的大道。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。
真实不虚、永久不变的圣道,有悟性的人,自然会得着真意。得能悟透道理,便能永久皈依清静,不生不死了。
附全文: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
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夫道者: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;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;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;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;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夫,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,能遣之者: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;三者既无,唯见於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;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;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;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;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;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;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;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;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老君曰: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,执著之者,不明道德。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,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,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,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,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,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;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!
仙人葛翁曰:吾得真道,曾诵此经万遍。此经是天人所习,不传下士。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,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,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。西王母乃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。吾今於世,书而录之。上士悟之,升为天官;中士修之,南宫列仙;下士得之,在世长年。游行三界,升入金门。
左玄真人曰:学道之士,持诵此经者,即得十天善神,拥护其身。然後玉符保神,金液炼形。形神俱妙,与道合真。
正一真人曰:人家有此经,悟解之者,灾障不干,众圣护门。神升上界,朝拜高真。功满德就,相感帝君。诵持不退,身腾紫云。
揭秘道家《清静经》:无为秘法,修真要旨
《西游记》中唐僧西天取经,上路不久遇到一位鸟巢禅师,传授给他一部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教他时时诵念,可保平安。此部《心经》仅有二百多字,却由浅入深地概括了《大品般若》的义理精要,言简而义丰,词寡而旨深。而道教也有一部经,全文五百九十一字,同样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,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,可谓能与《心经》相比拟的道家经典。
《清静经》全称《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》,作者不详。文中声称,老君西游白龟台之时,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,西王母皆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,后来由三国时期的葛玄书而录之。但从内容来看,成书不晚于晋魏,因为其中渗透杂揉了佛教的重要思想,应当是道家吸收佛理融会贯通之作。
《清静经》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。《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》把《清静经》放在众经之首,作为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。《清静经》以发挥“清静”两字为主,不讲有为的修养方法,而是教人从心地下手,以“清静”法门去澄心遣欲,参悟大道。
下面是前三章的文字和翻译。原文中的“天动地静”、“男清女浊”之说,本人以为,应是古人想当然的推断附会,没有科学依据,在文中亦逻辑不通,但不影响其整体意义。
老君曰:天道无形,生育天地。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,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。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
老子说:大道本来无有形象,但是能够生育天地;本来无有情感,可是能够运转日月的周流。本来无有名称可以标记,但是能够生发消长,养成天地间的万物。如此玄妙,我不知它的名字是什么,勉强命名为“道”。
夫道者。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。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
世界本是混沌一片,然后太极分两仪,清气上扬为天,浊气凝聚为地。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,男秉乾道而成,为清为动,女秉坤道而成,为静为浊,但都有着共同的本源。大道无微不至,无所不含,陰陽相感,变化纷繁,自然生出天地间的万物来。这玄妙无边的大道,包含着清浊动静,可是细心追究,万物由一气演化,气聚为浊,气散无物,因此天是地的本源。万事万物都处在无休无止的运动之中,但这是就现象而言的,我们在安静专一的状态,能够体验到万物并作的自然变化,可见道之本体是清静的。人若是能够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,就可以感应到宇宙万物,天地于身心汇集为一体。。
清者浊之源。静者动之基。人能常清静。天地悉皆归。
这玄妙无边的大道,包含着清浊动静,可是细心追究,万物由一气演化,气聚为浊,气散无物,因此天是地的本源。万事万物都处在无休无止的运动之中,但这是就现象而言的,我们在安静专一的状态,感受体验到万物并作的自然变化,可见道之本体是清静的。人若是能够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,就可以感应到宇宙万物,天地于身心汇集为一体。
夫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。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
人天生的元神,本来是纯洁无染,虚空无碍的。因为受到人心的扰乱,便将灵明的元神给蒙蔽了。人降生后的初心,无嗜无欲,也是很安静的。因长大起来知识渐开,薰陶渐染,受到俗情物欲的牵动引诱,有了执著之念,便将人心驱使的如失缰之劣马了。
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。澄其心,而神自清,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
如果能够将所有的私欲杂想格除了去,人心自能平静不妄动了。心不妄动,再加上澄清妄念的功夫,元神能洒洒陀陀,虚空寂静,一点挂碍也没有了。不用去造作勉强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所带来的贪、嗔、痴,也就消灭的无踪了。
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。
之所以做不到的原因,是由于心中的杂念还没有澄清,贪欲没有除尽的缘故啊。
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。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。三者既无,唯见于空。
能够遣除物欲的人,回光返照,内观自心,本来无可捉摸,找不到一个可抓住的实体。外观其形,人的形体只是因缘和合的暂时现象,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。远观其天下的物,所有的物体同样是气之变幻,不可能永久存留。心,形,物既然都没有了,唯能现出来的,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。明了身心幻境,万物无常,心、形、物都是假相,唯有一性圆明,超然物外,不为浮欲所扰,不被声色所迷,朗然天真,妙意得存。这样玄之又玄的性理,真是不能一言而尽其义呢。
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。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。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
湛然,形容极清幽的意思。寂,安然清静的意思。如果若是能空到极点,无所再空了,所余者是一个“无”字,然而到此地步,连这“无”字都不应存在。因为有所在,即不为真空,如何能生妙有呢?既然“无”的名字、“无”的功夫都没有了,方算入于清幽常久的安静。但是寂静到了极点,亦不知道其所寂了。此时的心性,已然离开尘俗的境界,私欲杂念不能再生,这才是真实的清静。
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。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
在清静的状态下,能够顺其自然的应对事物,而不是在妄念妄想中远离真常之道。这样活在真实不虚的境界,率性而行,就符合了人的本性。即便是应于万事,亦是事来则应,事去则静,就可以一直这样的清静自适,寂然安乐。
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。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既然是达到如此的清静,就可以渐次的步入真道了。既然得入真道的门径,便可以说是得着真道了。虽如此说,确也毫无所得。只是为了化度众生,才叫做得道。能悟透了这个道理的人,才可以传布圣人的心法呢。
太上老君曰,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。执着之者,不明道德。
老子说:上等的贤人,因他深明大义的,故没有什么争贪。下等的愚人,因执着己见,不察情理,总是好起争贪。上等有德的人,有了有功于世,有恩于人的事,还不以为是德。下等无德的人,有心积德,作一点有德的事,便要自持有德了;执著于德行的人,实际上他不明白道德的真义啊。
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。
凡是善男信女,皆有得道的机缘。然而众生仍是认假不认直真。推其原因,唯有妄心所致。妄念一动,道心即远。妄心,即虚妄不实的计著,也是妄分别之心。
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。既惊其神,即着万物。既着万物,即生贪求。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。
一有了贪妄之心,就要惊动内在的精神。精神被惊,心意外弛,便要耽着于外物了。既然接触了万物,就要生出不想放弃,而要索取的心。人寄红尘,总是纷纷扰扰,朝夕营求,不得歇心。妄心一动,神随意迁,追逐万物,恋恋不舍,甚至废寝忘食,自甘其愿。但是天下的事,那能尽如所愿呢?如果求之不得,立刻就是无穷的烦恼。《道德经》云:“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”。佛云:“寂然不动”。都是让人不动心的意思。
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便遭浊辱。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对于万事万物,如有求不得的时候,便会生出烦闷恼怒的事情来,由烦闷恼怒中,便要想入非非,妄念一动,身心添了无穷忧愁和苦恼,便要遭受到许多的污浊耻辱。惹得飘泊下流,转变生死,永久沉沦在无边的苦恼境遇中,迷失了真常不朽的大道。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。
真实不虚、永久不变的圣道,有悟性的人,自然会得着真意。得能悟透道理,便能永久皈依清静,不生不死了。
附全文:
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
老君曰: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夫道者: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;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;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;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清者浊之源,动者静之基;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夫,人神好清,而心扰之;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为心未澄,欲未遣也,能遣之者: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;三者既无,唯见於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;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;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;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;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;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;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;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;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老君曰: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,执著之者,不明道德。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为有妄心,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,既惊其神,即著万物,既著万物,即生贪求,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,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便遭浊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;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!
仙人葛翁曰:吾得真道,曾诵此经万遍。此经是天人所习,不传下士。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,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,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。西王母乃口口相传,不记文字。吾今於世,书而录之。上士悟之,升为天官;中士修之,南宫列仙;下士得之,在世长年。游行三界,升入金门。
左玄真人曰:学道之士,持诵此经者,即得十天善神,拥护其身。然後玉符保神,金液炼形。形神俱妙,与道合真。
正一真人曰:人家有此经,悟解之者,灾障不干,众圣护门。神升上界,朝拜高真。功满德就,相感帝君。诵持不退,身腾紫云。
感谢关注 学思践悟
感谢关注
最近新文点下看:
如茶-人
声明: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,内容转自网络,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若想亲身实践,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。
感恩原作者,感恩前平台!
死心踏地,上座定时。
身口意定,三密加持。
事上制心,安分守己。
八道十善,证道净一。
死心踏地,上座定时。
身口意定,三密加持。
事上制心,安分守己。
八道十善,证道净一。